理性用户VS感性用户?如何预测怪诞行为?,理性用户VS感性用户?如何预测怪诞行为?

,感谢各位读者朋友对理工男上期内容《
品牌忠诚度要有情感连接-你的用户真的忠诚吗?》的支持和鼓励!自从开始内容输出以来,收到了很多反馈,其中有些朋友感到我的内容比较“硬核”,我先暂时把这个理解为褒义…于是,这篇内容我准备尝试找个不那么硬核的有趣的话题,同时分享
几个实战中能用到的小技巧,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去帮助。,不知咱们是否曾在内心默默
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:,用一句极简的话来表达就是:我们似乎
没摸清用户决策的行为逻辑。,今天的主题词是
非理性行为。我在这里引用的是
Dan Ariely(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)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的其中一本著作《
怪诞行为学》。只是我这里讲述的
重点和例子和原书本中有所不同,毕竟咱主要还是
从市场营销的应用角度来分享(况且,纯粹的读书笔记大家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各种现成的优秀作品)。,行为设计的应用领域很广(我们第3篇文章中也提到了
Fogg的行为模型)
拉新,复购,转介,在这些
关键的增长节点上都有它的发挥空间。包括在
私域运营、培育
品牌忠诚度等领域更是相对
高频
重互动的,需要
引导客户做出多种行为,且每个行为都是
关键的转化节点,提升这些节点的转化率将带来
可观的增长预期(关于“私域”详见《市场预算的增效密码:用行为设计使转化暴增》),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希望通过
比较来产出
理性结论(择优而选嘛)。但,这里也存在非理性的设计空间。咱们直接来个例子来感受一下:,假设我们身处美丽的异国他乡的一个
小酒馆(怀念出去旅行的感觉!),这里有A和B两款本地啤酒,听说都还挺好,我们拿到了餐牌(人民币),看到的是这2个套餐:,,是不是有点不好选择?,那如果像下面这样呢?,,看到这大家可能已经有所感知了。后面这个菜单,凭直觉来选择的话,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3号套餐。套餐1的A牌啤酒和套餐3的B牌啤酒对于非当地人来说
也许难以判断,但
3明显比2是更好的选择。甚至,套餐2
也许根本不是店家打算卖的产品,它只是一个
诱饵,目的是让消费者
拥有产生明确的比较结果的能力。(当然,这里还有一个“锚点效应”,下文就会提及),这个逻辑在运营实战中非常有意义:
通过添加诱饵,给用户一个明确的比较结果,进而推动用户选择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。比如,我们经常见到的,128元的半年会员和129元的年度会员,常会同时出现在选项中……,同样是基于
比较的行为逻辑“
锚点效应”是另一个非理性的存在。,,在这里我们再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它惊人的力量:,假设咱们还是刚才那个异国他乡的
小酒馆,这回我们打开菜单的第1页是这样:,我们
还会像刚才那样以T3套餐的98元开始吗?我想,大部分人,恐怕不会了吧。甚至,我们可能还会降低在这个酒馆的
消费预期,毕竟,“1块2块的东西,点到几十块就够了吧!”(模拟一下内心独白)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在面对一个未知的酒馆,首先出现的那些1元2元的价格成为了我们心中对这个酒馆价格体系的
锚点。我们会以此为基准对其它的选项进行
比较,得出自己的一个看似基于理性但其实
非理性的判断。,这个逻辑在营销实战中极其有效。尤其对于
新品牌,如何给用户一个锚点,使其感知我们的价值定位?或对于
创新产品而言,如何
消除传统产品的
锚点效应?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/行为学逻辑,值得我们专门分享1期。,我们再来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:,假设大家公司楼下常去的一间咖啡店,今天搞了一个促销活动(
每人仅限1次优惠,且只能2选1),,恐怕大部分人会选择2号优惠,即
免费产品。尽管从数字上,1号比平时优惠了25元,2号只比平时优惠了20元,但因为2号是免费的,因此触发了
零价格效应,导致更多人选择。零价格效应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,是因为
免费会给人带来
强烈的愉悦感,而这个愉悦感
会影响人们一些理性的决策判断。,这个逻辑在营销实战中,首先对于一些采用
数字化的运营模型的朋友们可能要尤为注意,因为
免费将产生一个
非线性的结果;而
优惠,通常是
线性的(即
优惠的程度越高
购买欲望按相对
线性的比例增强)。另外可能也要
反方向思考:因为
免费这种相对非理性行为所带来的一部分用户也许
并非可后续留存的用户,我们应该
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免费策略?,刚刚讲了免费在市场角度的力量。其实,免费还有在社会角度的感知,即,“
不谈钱”。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情景:,还是刚才那个公司楼下的咖啡店(
没有优惠了,大家别停留在上一个例子),品牌方希望喝过觉得好的客人帮忙宣传一下自己,让周围的同事也来尝尝好喝的咖啡,也为此想了一些回报方案盼着搞出个
转介裂变:,,这看似是个
常规
转介策略。但我们可以马上问下自己:
你会积极的开始喊公司的同事们下去买咖啡吗
如果你的答案是犹豫的,那么请
再看看下面这个活动:,,不知刚刚在上一个规则下选择不行动的朋友们,在这个规则下是否会愿意行动起来?你是否会有意无意地告诉每一位关注到你咖啡的人,“
报我的名字打骨折” (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朋友圈味道)?,我们再看下一个策略:,,在这个规则下,不管你动不动,反正我是要动了……(近期深圳的抗疫人员确实辛苦了!)我们还是回归主题,为什么我们面对给予自己经济回报的策略1,仿佛没有对无经济回报的策略2或策略3响应的积极?,因为策略1是较为纯粹的“
市场行为”,触发的是我们的“
市场行为价值体系”(
market norms);而策略2和3偏向于“
社会行为”,触发的是我们的“
社会行为价值体系”(
social norms)。市场行为是纯
理性的,而社会行为更多是遵循一套
感性的逻辑(是的,感性也有逻辑…)。毕竟,在公司、同事这个环境中,我们都是“
社会人”嘛(理工男的冷幽默…)。,这个逻辑在营销实战中,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,比如,我们在设计
会员忠诚体系
转介规则的时候,是否考虑了我们用户的
行为场景,遵照的是
社会行为还是
市场行为
价值体系?我们给予用户的
动机是否和我们要求用户的
行为
匹配?是否有与用户的“
情感连接”(
前几篇文章有提及)?,在营销相关的
行为设计中,尤其在有
品牌忠诚度的考量下(
白牌的营销则有另一套逻辑),高层级的“
动机”始终是我们设计规则的研究重点。(关于品牌忠诚度和行为设计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第3期、第4期文章),由于篇幅的关系,今天先与大家分享到这里,
Dan Ariely教授还发表了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和
可以借鉴应用到营销实战中的方法论,比如,
激情决策、损失厌恶等,我们会在以后找机会再与大家分享。, ,本文由 @理工男的创意营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,题图来自 Unsplash,基于CC0协议。,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营销圈 » 理性用户VS感性用户?如何预测怪诞行为?,理性用户VS感性用户?如何预测怪诞行为?

赞 (0) 打赏